当前位置:首页 > 《人民日报》记者采访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 >

《人民日报》记者采访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

来源 一壶千金网
2025-04-30 04:00:14

 2016年11月24日,人民日报湖南分社副社长周立耘、专题部主任杨国强等,在中共桃源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刘源、桃源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局长黄立斌等部门领导陪同下,来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采访。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春仙、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接受采访。

 

《人民日报》记者采访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
 (左五:人民日报湖南分社副社长周立耘)

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

 

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是由湖南省人大代表、湖南古洞春农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唐春仙牵头,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全国茶叶行业百强——湖南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为骨干成员,于2005年9月自发成立的,以“桃源大叶”茶种植、生产、销售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,经湖南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授权使用中国驰名商标 “古洞春”品牌进行市场化运作。集桃源大叶茶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。
合作社现有成员125名(其中:团体成员一名,湖南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,农民成员124名)。注册资金883.34万元,入股茶园3046亩,带动农户2150户,辐射茶园面积3.5万亩,覆盖常德市桃源县和怀化市沅陵县的11个乡镇、64个村。2015年生产经营产值突破1799万元,净利润261万元,年底二次返利154万元。2008年入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“千社千品” 富农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,2010年列入“常德市‘八个一示范工程’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”,2011年10月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“2011年度中国茶叶十大专业合作社”,为湖南省茶业协会、湖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团体会员。2012年授予“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”称号, 2014年度被评为“国家级合作示范社”称号。

 

《人民日报》记者采访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
(副社长周立耘参观古洞春茶业新厂)

 

 合作社的成立促进当地农民增收、帮助合作社成员脱贫

 

自合作社成立以来,坚持“民办、民管、民受益”的办社宗旨,秉承创新谋发展的经营理念,大力打造以区域化茶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生态农业,努力推进资源整合,深入挖掘茶文化内函,不断延伸茶产业链,为发展一方产业,带动山区农民致富发挥引导和帮扶作用。
1、搞好“桃源大叶茶”品种培养和品牌创建
一是建300亩繁育基地,通过无性繁育、挖掘发展,并不断进行桃源大叶茶研发,促进品种改良优化,适应市场需求。二是依托这一特定的野生大叶茶品种,创制出了“形赛龙井,香高碧螺,味斗毛峰”的特色茶产品。 

《人民日报》记者采访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

 

2、推行规模化、标准化和生态化生产与管理。

合作社在茶叶种植、加工过程中,全面推行现代化、标准化、生态化管理,围绕“四有一可”(操作有规范、过程有记录、产品有标识、市场有监管、质量可追溯)的目标,统一种苗供应、统一生产技术标准、统一农资供应,统一茶园管理,实现茶叶质量整体可控、品质逐步提升,确保了桃源大叶茶产品“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”。

 
3、不断提升品牌形象、强力拓展市场空间。
2016年开始,合作社在现有营销模式上,全力推进品牌宣传与市场营销。一是积极开展媒体宣传,充分利用墙体广告和参加展销会等形式推介产品,宣传品牌。据统计,2010年至今此项费用已突破500万元。二是建立固定的商业销售网点。采取在大、中城市建自营店、茶楼连锁店和加盟特约销售商,在超市设立桃源大叶茶专卖柜等形式拓展市场。三是拓展电子商务,采用B2B、B2C、O2O等模式进行线上销售。

 

 

《人民日报》记者采访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

4、实施多种措施,积极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
据统计,合作社近二年来直接或间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益2亿多元,茶农人均年收入增加4000多元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:
一是订单农业确保增收
始终坚持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,周边乡村及邻近的沅陵县1361个农户与合作社签订了4500亩茶叶的产销订单,通过为茶农提供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、服务指导,茶园产量得到提升、鲜茶价格得到保障,茶农每年每亩茶叶增收520元,两年间直接为茶农增加经济收益近500万元。
二是整合资源促进增收
为提高土地效益,调整农业结构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,改变分散的农户经营模式,极力跳出小农经济圈子,从传统农业向规模、特色、高效农业转变,合作社先后与2300多户村民签订了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,通过向农户支付土地租金,聘请农户进行栽培管理和鲜叶采摘,农户每亩土地获得纯收益5600多元,比种植水稻增加2000元以上,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的聚合效益。

《人民日报》记者采访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
 

三是合作共赢利农增收
为更大力度的“发展地方产业、富裕一方群众”,发挥茶农种茶积极性。2014年,通过强化技术服务体系、品牌和销售体系建设,统一农资供应、统一茶园管理、统一采摘分级制作、统一包装销售,降低了生产成本、确保了产品质量、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。合作社完善的返利分配结构,每年带动社员增收1000多万元。
四是提供就业助农增收
。为满足茶叶生产与市场需求,近几年来,合作社成员单位—湖南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生产技术改造和市场开拓,现拥有三条生产线,12000平方米生产车间,在县城建立了高规格的销售、茶艺服务一体的营销中心,每年为当地农民提供固定就业岗位400个、临时性就业岗位1463个,每年为农民支付劳务工资1500多万元。


《人民日报》记者采访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

  五是辐射效应带动增收
“茶为国饮,湖南为先,好茶出桃源”。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依靠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、神奇独特的茶叶良种、自身创立的野茶王茶叶系列产品,在市场上赢得与众不同的一席之地,让群众体验和看到发展的机遇与信心,周边乡村农民发展桃源大叶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,生产技术普遍提高,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。如今,太平铺乡、茶庵铺镇、杨溪桥乡等乡镇,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桃源大叶茶,少则一二亩,多则上10亩,不少外出务工村民也纷纷返乡种茶,由此给当地农民增加的经济收益达到5000万元以上。

 


《人民日报》记者采访湖南古洞春野茶王茶业生产专业合作社